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站

發布時間:2017-05-11      文字、圖片來源:      點擊率:12701

【人才隊伍】

定位站研究人員13人,其中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4名,中級職稱6名,初級職稱2名。站內博士4人,碩士4人,本科5人。定位站人員構成我院貴州省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科技創新人才團隊主要成員。定位站專業技術人員分別由森林生態學、林學、森林培育、水土保持、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專業構成。

IMG_2358_副本.jpg

【主要業績】

定位站主要承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成員:“貴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貴州雷公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貴州黎平石漠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貴州草海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等4個分屬森林、石漠和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的建設、運行和觀測研究工作。并為“貴州梵凈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貴陽市“貴陽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提供技術依托。

2019_03_20_15_25_50_580_resized_20190328_034706939_副本.jpg

1、貴州草海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貴州草海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成員站。位于貴州省威寧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技術依托單位為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建設單位為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和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

草海是地處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背景的高原淺水湖泊,是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主要植被類型為以水蔥 、水莎草、李氏禾、荇菜、兩棲蓼、金魚藻、光葉眼子菜、菹草等挺水、浮葉及沉水植物群落為主的水生植被。草海濕地生態站觀測實驗區面積25平方公里,以草海濕地生態系統及黑頸鶴為代表的多種珍稀瀕危鳥類及其棲息地為主要觀測研究對象。開展濕地生態系統的碳、氮、水循環過程、濕地生態系統的演化和植物群落演替趨勢、濕地生態系統對全球氣候變化及人為干擾的響應等研究。

草海濕地生態站綜合實驗樓500m2,內設分析實驗實、觀測研究人員辦公室及宿舍等。站內建設觀測塔1座、氣象觀測場1座、植被土壤觀測場2座、鳥類觀測場1座、中河、東山河及草海出湖口測流堰、水質監測點若干等野外觀測設施。安裝LI-7700CO2/H20/CH4通量觀測系統、LI-8150多通道土壤碳通量自動測量系統,Campbell氣象觀測系統、超聲波多普勒流量計、在線水質監測系統、物候監測系統、 PM10/PM2.5顆粒物監測系統、空氣負離子濃度測量儀、光敏動物跟蹤設備等野外觀測儀器設備;及LI-6800植物光合-熒光全自動測量系統、土壤水分入滲儀、多參數水質分析儀、便攜式流速/水位/溫度綜測量儀、BOD快速分析儀、植物多酚葉綠素測量計等便攜式儀器。站內實驗室有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離子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全自動間斷流動分析儀、全自動凱氏定氮儀、總有機碳分析儀、微波消解儀、自動電位滴定計、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奧林巴斯電子顯微鏡、浮游植物可分類熒光儀等分析儀器。

草海濕地生態站是完善國家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布局的重要補充,為國家積累長期觀測研究數據,為地方濕地保護、濕地恢復、濕地生態服務功能準確評估提供科學依據,為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護力度提供技術支持,為濕地生態專業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宣傳提供平臺。草海濕地生態站面向國內、外專家學者提供合作研究平臺。

IMG_20190220_171746_副本.jpg

2、貴州雷公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貴州雷公山森林生態系統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成員站。該站以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為技術依托單位,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建設單位。

貴州雷公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臺江、劍河和榕江四縣交匯的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區過渡的特殊地帶,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保存完好。

該站以中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為主的多種森林類型,及雷公山主要保護對象禿杉群落等,生態系統為主要觀測研究對象,開展水文、氣象、土壤及生物要素觀測。圍繞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動態演變,森林生態系統碳、氮 、水循環等主要生態過程及其對全球變化和人為干擾的響應開展科學研究。雷公山森林生態站為國家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網絡提供觀測數據,為相關科學研究與科普宣傳教育提供平臺,為區域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提供基礎數據,為生態工程建設及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技術支撐,為地方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雷公山森林生態站現有常綠落葉闊葉林類型集水區測流堰1座,常綠落葉闊葉林、華山松人工林、灌木林等植被類型坡面徑流場6座,小型自動氣象站1座。設計建設綜合實驗樓500m2,35m綜合觀測塔1座,常綠闊葉林集水區測流堰1座,坡面徑流場2座,水量平衡場2座,固定樣地10塊。

DSC_0140_副本.jpg

3、貴州黎平石漠化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

201410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準,采用一站兩點式建設。建設地點分別位于黎平縣的永從鎮和施秉縣的雙井鎮。主要建設內容為:科研實驗用房600m2(黎平、施秉站區各300 m2),地面氣象觀測場2座,林內氣象觀測場4座,坡面水量平衡場1座,地表徑流觀測場18座,測流堰4座,綜合觀測鐵塔1座,固定樣地30個,野外觀測用車1輛;氣象要素、水文水質要素、土壤理化指標、生物指標觀測及實驗室分析設備1套。

本站研究區域代表性和典型性極強,具有輕微石漠化現象,人類活動頻繁,植被覆蓋率較低,有利于從氣候、土壤、植被、水文、人類活動等各個方面開展多尺度、多梯度、多功能、寬序列的石漠化生態系統動態監測與研究,以解決巖溶槽谷石漠化區現存的一系列科學與技術問題,為區域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4、貴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貴州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下交簡稱“荔液喀斯特生態站”)位于貴州黔南州荔波縣的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保護區內主要是由純質石灰巖及白云巖構成的裸露型喀斯特峰林及峰叢洼地,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植被類型為喀斯特原生性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荔波喀:斯特生態站始建于2010年,其建設單位及依托單位均為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站內現有固定人員10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5名,中級職稱3名,初級職稱1名;站長為丁訪軍研究員。荔波喀斯特生態站現有150m2野外綜合試驗樓1座,野外監測車輛1臺,設置有坡面徑流場6個,固定監測樣地10塊( 900m2/塊) ,綜合觀測塔2座,氣象觀測站1個,渦度相關系統1套,梯度氣象觀測系統2套,雨呈計10套,植物液流儀2套;還有WP4-T水勢測定儀、Li-Cor6400光合測定儀、 土壤水分儀、多參數水質分析儀、LI3000C葉面積儀 等多臺便攜式儀器設備。

定位站生態定位觀測站的觀測數據為國家不同生態系統和生態類型區的基礎觀測研究數據積累進行了補充,是國家履行國際公約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持。定位站的研究數據及人才團隊,在我省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貴州省10縣GEP生產總核算發揮了重要作用。定位站長期積累的生態站建設、運行和觀測經驗,為我省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站的建設提供了示范和技術支援,為我省生態定位觀測研究網絡的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定位站先后承擔我省退耕還林工程效益監測、天然林保護工程效益監測、長江、珠江防護林工程建設技術研究與效益監測工作,承擔我省主要產業之一——竹產業的栽培、經營、加工利用等相關技術研究與竹子標準化體系制定等工作。定位站自成立來,先后承擔參與國家行業公益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級重大應用基礎研究、重點基金、社會發展科技支撐計劃、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林業重大攻關、年度科研計劃、青年人才基金等研究項目。

【成果】

定位站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梁??萍既泉?項。累計發表SCI、CSCD等學術論文200余篇。


站    長:劉延惠

副 站 長:吳  鵬     周  華

電話/傳真:0851-83920034

郵    箱:yjz410@163.com;liuyhgz@163.com;43644135@qq.com


日本成人av三级,日本成人xx影片,日本成人視频在线看,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中文